今天给各位分享真武汤方剂组成是什么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真武汤方药组成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汤头歌决白话解---祛寒之剂:真武汤
1、《汤头歌诀》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。共一卷。刊于1694年。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,分为补益、发表、攻里、涌吐等20类。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。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,便于初学习诵,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。
2、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配伍,麻黄辛温发汗,石膏甘寒清热,方中以大量之石膏配少量之麻黄,旨在宣肺泄热,麻黄辛散,为宣泄郁热而打开出路;石膏苦寒清泄肺热,以杜其源;两药相配,以奏宣泄肺热之效,用治邪热壅肺之喘咳证(63条)。
加味真武汤点评
1、加味真武汤是一种源自《伤寒论》的经典方剂,经过加味后,具有扶助心肾阳气、化寒水、温阳利水、滋养血液和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。以下是对加味真武汤的详细点评: 主要成分与功效 桂枝、茯苓、白术、附子:这些是真武汤的原方成分,主要用于扶助心肾阳气,化寒水。
2、加味真武汤源自《伤寒论》中的经典方剂,其主要作用是扶助心肾阳气,化寒水,属于温阳利水的名方。
真武汤的配方剂量是多少
真武汤的配方剂量精确,由附子15至60克,生姜10至30克,白术10至15克,芍药10至20克,茯苓15至25克组成。该汤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炎、退黄解毒、利尿排湿、提高免疫力等多重功效。其药效得益于配方中包括乌头、白术和茯苓在内的多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草药。
真武汤的配方剂量如下:白芍:三钱半。若出现下利症状,则去除白芍,并加入干姜二钱半。茯苓:去皮,二钱半。若小便利,则去除茯苓。附子:炮制,一个切四分,仅使用一分。若出现呕吐症状,则去除附子,并加入生姜二钱半。生姜:三钱半。白术:二钱半。
真武汤,作为中医传统方剂之一,其配方组成及剂量精准。该方剂由茯苓9克、芍药9克、白术6克、生姜9克及制附子9克组成。这些药材的精心配比,使得真武汤具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、温阳化气利水的独特功效。在临床上,真武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气内停、脾肾阳虚等问题。
真武汤 【处方】白芍(三钱半。下利者去之。加干姜二钱半)茯苓(去皮。二钱半。小便利者去之)附子(炮。一个切四分只用一分。呕者去之。
真武汤的配方是什么
1、倪海厦推荐的真武汤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表现出色。该药方由制附片10克、茯苓20克、白芍10克、牛膝10克及生姜三片组成。这一配方主要通过温阳利水,减少血管内的有效血容量,进而增强人体心肌收缩力,减少水钠潴留,有助于降低血压。尽管真武汤在降低血压方面展现出一定成效,但关键在于需持续服用方能见效。
2、《伤寒论》记载的真武汤配方是茯苓三两(约45g),芍药三两(约45g),生姜切片三两(约45g),白术二两(约30g),炮制的附子一枚(约20g,去皮,切八片)。根据古代的换算标准,一两等于现代的15克。所以,每副真武汤的用量为茯苓15克、芍药15克、生姜15克、白术10克、炮附7克。
3、真武汤,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组成:茯苓三两(9克),白芍三两(9克),白术二两(6克),生姜三两(9克),炮附子(去皮,破八片)一枚(9克)。用法: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现代用法:水煎温服。功效:温阳利水。主治:脾肾阳虚水肿。
真武汤方剂组成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真武汤方药组成、真武汤方剂组成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